欢迎访问 吉林省土壤肥料信息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土肥技术耕地保护技术

    模式三、有机肥堆沤还田黑土地保护 培肥技术模式

    来源:吉林省土壤肥料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11-05

  • 1 技术原理

    1.1 秸秆、畜禽粪便及农村生活垃圾堆沤腐熟后施用到农 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补充土壤中的中 微量元素,平衡土壤养分,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 质。

    1.2 将施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玉米大豆轮作、深 松整地等技术组装配套应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水肥气热 调节能力,增强土壤肥力和保墒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抑 制病虫草害发生,减少农药用量。

        

     2 适用范围

    有堆沤条件的各种耕地,尤其是畜禽养殖区周边,有机 肥资源丰富的地区, 地力等级越低增施农家肥的效果越明显。

    3 操作要点

    此技术模式三年一个周期,第一年种植玉米,增施农家 肥;第二年种植大豆,增施农家肥;第三年种植玉米,增施 农家肥,实施深松。

    3.1  第一年堆沤施用农家肥,种植玉米

    3.1.1 农肥堆沤施用

    3.1.1.1 堆沤时间 秋季利用玉米秸秆和畜禽粪便堆沤。

    3.1.1.2 堆沤地点

     选择距离施用地点较近且交通方便区域的自然深坑,或在地表挖堆沤池,深度 2 米左右,大小依据现场条件和堆沤 量确定,尽量不占用耕地。

    3.1.1.3 堆沤方式

    主要有农家肥堆沤和秸秆肥堆沤两种方式。

    3.1.1.4 农家肥堆沤 

    收集农村生活垃圾运到指定沤肥场所,筛捡出不易腐熟和有污染的杂物后,加入适量的秸秆或人畜粪便,放入堆沤 池中,加水调节湿度,再用畜禽粪便把肥堆封好堆沤。

    3.1.1.5 秸秆肥堆沤

    在堆沤池中先铺一层 10cm 厚的秸秆,秸秆上均匀铺 8- 10cm 的人畜粪尿,然后再铺一层秸秆,以此类推,堆铺 10-15 层,高度约 1.5-2.5m,长宽依场地而定,最顶层一定是粪 尿。有条件的可以在秸秆上撒腐熟剂,数量是每百公斤秸秆 3kg 腐熟剂。堆后 7-15 天翻动一次,增加肥堆氧气,促进腐 熟,翻动时视干湿情况加水。待秸秆变褐色或深褐色,湿时 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时达到腐熟要求。

    3.1.1.6 施用

    第二年春季或秋季待堆沤肥完全腐熟后,将堆沤的有机肥送到田间或地头,由农民自己将肥料均匀撒施,农家肥施 用量约为 1.3m3/亩,秸秆堆沤肥施用量约为 1.2m3/亩。

    3.1.1.7 注意事项

    如果粪尿水分足够(流淌状态)开始堆沤时可以不加 水,如果粪尿较干,要边堆边浇水,平地堆沤浇水至少量水 渗出即可。堆沤浇水时要均匀洒水,以防冲走粪肥。最好是 坑堆,可以更好的保温、保水。堆沤所用秸秆可以是机收打 包的或者整株粉碎至 5-10 厘米。

    3.1.2 玉米种植

    3.1.2.1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的适宜品种

    选择中熟品种搭配中晚熟品种,每户选择 2 个以上优良 品种搭配种植,弥补品种缺陷,避免单一品种在整个生育期 的某个生育阶段一旦遇上不良环境出现问题而造成严重减 产。

    3.1.2.2 做好种子处理 

    选择粒大、饱满并具有品种特征的籽粒做种子,芽率要达到 85%以上;播种之前选择晴暖天气晒种 1—2 天,提高种子 发芽势,灭种子表面所带病菌,减轻苗期病害。或选择包衣 种子。历年黑穗病发生多的地块,应有针对性搞好防治。

    3.1.2.3 提高播种质量

    充分利用有效积温,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播种。岗地力争 在 5 月 1 日前播完玉米;5 月 10 日种完洼地玉米。

    3.1.2.4 播后重镇压

    播后视土壤墒情适度镇压,除了一些涝洼地播后需要晾墒 后镇压外,其余地块都要采取播后及时重镇压,以利于提 墒、保墒。

    3.1.2.5 科学施肥

    注重施农家肥,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施用氮、 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采取分次施肥,尽量不用一炮轰施 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3.1.2.6 病害的防治

    玉米病害主要是防治黑穗病和茎腐病。其防治方法:适时 晚播,适当浅播,可减少种子在土壤的存留时间,减少病原 菌的浸染时间。采用含有烯唑醇或三唑酮成份的种衣剂,但 早播和播种过深的不能使用含有烯唑醇成分的种衣剂,效果好的种衣剂有吉农 4 号、黑穗克星等。在玉米生长发育后期 发现黑穗病植株要及时割除,并挖坑填埋。

    3.1.2.7 虫害防治

    主要是玉米螟虫防治,在 7 月 6-8 日第一次放赤眼蜂,7 月 12-14 日第二次放赤眼蜂,每公顷15 点,每点放蜂 1.1- 1.5 万头。

     

    3.2  第二年堆沤施用农家肥,种植大豆

    3.2.1 农肥堆沤施用技术同 3.1.1

    3.2.2 大豆的种植技术

    3.2.2.1 品种选择

    可选择吉育 47、绥农 31、绥农 26、合交 02-69 等中晚塾 品种,二洼地以绥农 22 为主,洼地种植合丰 55、黑农 48 等 早熟品种。

    3.2.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精选,挑出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及杂质,选出 大粒、饱满、均匀,具有本品种特征的籽粒做种子。播种前 用大豆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和根腐病等病虫害。未包 衣的种子可用钼酸铵拌种,一般 100kg 豆种用钼酸铵 60g,先 溶于 3L 左右热水中再与豆种拌匀,阴干后播种。

     

    3.2.2.3 播种

    5cm 土层稳定通过 8℃-10℃时可以播种,大豆最佳播期 5  1 日至 5  10 日。播种采用机械垄上双行等距精量播 种,双行间小行距为 10-12cm,播种时种子一定要播在湿土 上,覆土厚度 3-4cm 为宜,播后视土壤墒情及时镇压。

     

    3.2.2.4 科学施肥 

    施足有机肥,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按照每公顷施用磷酸二铵 150kg-200kg 和硫酸钾 25kg-40kg 或者施用大豆专用复 合肥 250kg-300kg。

    3.2.2.5 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搞好查苗补种。大豆出土后,应及时进行查苗,如 发现缺苗,应该采取催芽立即补种。二是铲趟。小苗刚拱 土、子叶尚未展开时,要普遍实行铲前趟一犁。有条件的要 做到两铲三趟,细产细趟,以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 促进根系发育。三是化学除草。严格控制用药量,施用 20﹪ 氯嘧磺隆和 90﹪乙草胺,播后芽前时进行土壤封闭。四是防 治病虫害。一是防治大豆蚜虫,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发现大 豆蚜虫点片危害,卷叶率达 5﹪百株蚜量达 1500 头以上时,可用 40﹪氧化乐果乳油 800 倍液或 30﹪吡虫啉 1000 倍液进 行喷雾防治。二是防治食心虫。8 月上中旬,大豆食心虫盛发 期,每垧用 80﹪敌敌畏乳油 3-3.6 斤,截取两节高粱秆(玉米 秆)将一端扒皮均匀沾药,然后插在豆田里。每公顷 450-600 根,每 5-6 垄插一行,5 米远插一根,防治食心虫的成虫效果 可达 80﹪以上。

    3.2.2.6 收获

    人工收获,落叶率达 90%时进行;机械收获,叶片全部落 净,豆粒归圆时进行;机械收获时,损失率≤3%,破碎率≤ 1%,割茬不留底荚。

    3.3  第三年堆沤施用农家肥,种植玉米,实施深松。

    3.3.1 农肥堆沤施用技术同 3.1.1

    3.3.2  玉米种植技术同 3.1.2

    3.3.3 秋季深松整地

    玉米收获后,开始实施深松作业,力争 11 月 5 日上冻前结束,两行深松机配备动力 40 马力以上拖拉机,四行深松机配备动力 80 马力以上拖拉机,深松作业地块要达到深、平、 细、实,深度必须保证在 30cm 以上,打破犁底层,深松后的 裂沟要合墒弥平。做到土壤疏松、细碎,没有漏耕,深浅一 致,上实下暄,抗旱保墒。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年一个轮作周期,该技术模式亩累计投入成本 1109元,平均每年每亩投入 370 元,3 年亩纯收益共 2131 元,平 均每年亩纯收益 710 元。农民习惯种植模式,3 年亩累计投入 成本 1095 元,平均每年亩投入成本 365 元,3 年亩纯收益共1995 元,平均每年亩纯收益 665 元。增施农肥技术模式与农 民习惯种植模式相比,3 年内亩增加收益 135 元,平均每年亩 增加收入 45 

    4.2 生态效益

    施用农肥土壤有机 质提高 1.2g/kg  碱解氮增加 8.4mg/kg、有效磷增加 4.6mg/kg。有效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的 污染,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土壤的抗旱抗寒能力和 土壤微生物,促进作物生长。

    4.3 社会效益

    利用畜禽粪便和农村垃圾堆沤农肥,改善了村民居住环 境,减少了畜禽传染疾病的发生,促进了种养协调发展。组 织养殖企业开展畜禽粪便+秸秆堆沤还田,调动了养殖企业和 养殖大户的积极性,推动了有机培肥工作开展。



  • 主办单位: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  备案号:吉ICP备15007137号-1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152号,吉林省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e-Mailjltf2015@163.com


    长春网站建设  技术支持:广商网络科技 吉公网安备 22010702000121号